不上学、不工作,终日独自宅在家里看书、上网、睡觉。“啃老”、“家里蹲”的话题又被提起,引起热议。24岁的陈冉在汕头的家中“啃老”一年后,还是打算再去广州闯闯。回家之前,陈冉是个“深漂”,在深圳尝试过两份工作。第一次,在广告公司做视频剪辑,她常常加班到十一二点,第二天一早却还要准时上班,“迟到会扣钱,为了那点钱我每天顶着大太阳拼命地跑,满身是汗。”
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节奏,陈冉换了份相对清闲的工作,留学教育机构的新媒体运营,有双休、不加班、能实现“摸鱼自由”。去年年底,三个月的试用期通过在即,陈冉的姐姐即将临盆,她便请假一周回家陪同。等再回公司时,却被“放鸽子”了,“这个岗位撤销了,要不你转到市场推广吧?”陈冉十分错愕,也不愿意转岗做销售。她决定,那就先回家吧。这一呆,便就是近一年。陈冉的父母在汕头的小镇开了一家小纺织厂,虽然近些年来没有赶上电商的快车,赚钱不多,但也足够养活一家。陈冉在外打拼时,他们总担心她吃不健康的外卖、熬夜伤身体、谈没有把握的恋爱,对于回家的决定,他们十分支持。陈冉说,在周围人看来,女孩子不工作也没什么,可以在家帮忙。父母也觉得她年龄到了,可以开始相亲结婚,之后换个地方“啃老”也未尝不可。他们想让陈冉就此留在家中,开个小店、早日相亲结婚、过简单的生活。陈冉对相亲十分抗拒,一推再推,“我们地方小,和谁在相亲周围人都会知道,要是没谈拢,会很尴尬。”而对于开店,她想了想也放弃了,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回本,也怕自己无法承受运营店铺的压力。没有开店,也没有经济来源,陈冉的父母每个月会定期给她五千块。对于这五千块,陈冉显得心安理得,“我可能有点坏,觉得他们就是想这样留住我,让我觉得家里好、外面差。”同时,陈冉认为这是父母给她的“补偿”,“大学时,家里对我很抠门,我在广州上学,每个月却只给一千多生活费,只能经常出去兼职。”
网友评论:看到个新名词“尼特族”即是家里蹲或者啃老族。我觉得年轻人选择“尼特族”是不对的。建议不要这样做。不要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由等借口在家啃老。父母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,也是辛苦工作加班几点熬存下来的。建议父母不要惯养孩子呆在家里,不要发钱留家。年轻人不要求自己会赚钱养父母孝敬父母,但年轻人起码要有收入,能养活自己。蹲个一年半载还能说得过去,还是超过一年以上就真的说不过去了。现在找的工作不合适可以做着先,多闯几份工作经验也没关系。不做工作有条件的可以把未来预计要蹲家里的消费、啃老的消费先用给自己做小买卖或创业。不能让自己停下脚步来。要让自己忙起来。还是停下来久了也就已惯成懒惰了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,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,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,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,仅供用户参考之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、使用建议。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,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,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。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作者:零零八目录网编辑
链接:https://www.008mlw.com/showinfo-162-352-0.html
来源:零零八目录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