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】英国《金融时报》23日爆料称,一份经泄露的机密报告显示,以色列对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(联黎部队)发动了十几次袭击,期间,以军强行进入有明显联合国标识的基地,并涉嫌近距离使用燃烧性化学物质白磷,导致15名维和人员受伤。

《金融时报》称其获悉,这份报告来自一个向联黎部队派遣人员的国家。报告提到,以军多次袭击联黎部队,损坏多处设施,并导致驻扎在黎巴嫩南部边境哨所的士兵受伤。联黎部队称,这些袭击事件“公然违反国际法”。

报道具体援引该报告称,据联黎部队说法,10月13日凌晨,以军两辆“梅卡瓦”坦克冲破一处基地大门。在联黎部队抗议后,坦克在45分钟后离开。但不到一小时,该基地以北约100米处发生数起炮击,产生的“疑似白磷烟雾”飘进基地,导致15名维和人员受伤。报告中的照片显示,坦克越过大门冲进基地,建筑墙壁受损,白烟弥漫。

报道说,以军事后承认其中一辆坦克倒退“数米”,冲进了联黎部队哨所。但以军称,这辆坦克当时正试图冒着炮火撤离受伤士兵,制造烟幕是为其提供掩护。以军还称,这次事件中“以军的活动没有对联黎部队构成危险”。

据介绍,白磷暴露于大气中时会持续燃烧,产生815摄氏度的高温和有毒烟雾。一旦与人体接触,它会导致严重烧伤和化学伤害。由于白磷沾到皮肤上很难及时去除,燃烧温度又高,可以一直把人的软组织烧尽,然后深入到骨头,同时散发出对眼鼻具有极大刺激作用的烟雾。如果伤口清理不干净,它还可能进入血液,导致多器官衰竭。甚至在重新包扎伤口时,残留的白磷也可能会再次自燃。即便是那些幸存者,白磷弹带来的伤害往往也会造成他们身体残疾。
以军此前也多次被指控在袭击时使用白磷弹。黎巴嫩和伊朗媒体去年10月9日称,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人口稠密地区使用白磷弹。当地居民报告称,以军袭击后空气中存在强烈的白磷气味。巴勒斯坦外交部同月10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以色列在对加沙地区的袭击中使用了白磷弹。但以色列驻俄大使则对此表示,以军未使用白磷弹,有关指控“纯粹是无稽之谈”。以色列军方当时称,“目前不知道在加沙使用了含有白磷的武器”。
本文由零零八目录网的用户投稿,未经零零八目录网同意,严禁转载。如广大用户朋友,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,欢迎读者反馈、纠正、举报问题(反馈入口)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,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,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,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,仅供用户参考之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、使用建议。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,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,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。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作者:零零八目录网编辑
链接:https://www.008mlw.com/showinfo-175-2381-0.html
来源:零零八目录网
免责声明: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,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,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,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,仅供用户参考之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、使用建议。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,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,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。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作者:零零八目录网编辑
链接:https://www.008mlw.com/showinfo-175-2381-0.html
来源:零零八目录网